2025年8月19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主题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深刻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内...
北京一场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的现场,一位70余岁的权威专家猛然起身,白大衣下摆扫过桌面,带着满脸不屑怒...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疼痛科主任罗民教授的会诊日,候诊室外的喧嚣与诊室里的死寂形成刺目的对比。罗民反复...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36) 距北京冬奥会229天 2021年6月20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29天。完善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连通着广州和深圳这两座超大城市。大湾区城市群正加速形成一小时经济圈。这是国内第一条由粤港合作建设的高速公路,全线122.8公里,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新华社发(广东省交通集团供图)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35) 距北京冬奥会230天 2021年6月19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30天。6月18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再次被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当日,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古特雷斯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他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其第二个5年任期。新华社发(联合国供图/埃万·施奈德摄)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在出征仪式上敬礼。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34) 距北京冬奥会231天 2021年6月18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31天。6月17日,随着第48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完成封顶。深中通道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项超级跨海集群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联系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直联通道。新华社发(张政摄)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院系列(21-23)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6月17日,在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西三召村一家农业合作社,游客在采摘葡萄。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依托区位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提高亩均效益,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发(张驰 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33) 距北京冬奥会232天 2021年6月17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32天。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新华社记者琚振华摄
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6月16日,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中国维和营举行的授勋仪式上,接受检阅的维和女兵进场前互相整理着装。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授勋仪式16日上午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营举行,410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新华社发(刘雄马摄)
脱贫攻坚题材大型原创话剧《情系贺兰》在银川上演 6月16日,演员在银川剧院表演话剧《情系贺兰》。 当日,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宁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情系贺兰》在银川剧院上演。《情系贺兰》是一部反映闽宁脱贫攻坚的原创话剧,取材于西海固群众搬迁到闽宁镇、福建援建宁夏过程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展现出扶贫干部忘我付出、西海固人民勇于开拓、携手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感人故事。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记者见面。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31) 距北京冬奥会234天 2021年6月15日,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35天。15日,湖南资兴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资兴市第二完全小学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讲消防安全知识、体验消防器材装备、学习灭火技能、参加消防安全演练等,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新华社发(李科摄)
这是一个令人咽喉瞬间嘶哑、眼泪突然决堤的场面。 当我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个个瞬间时,眼泪已经流满了嘴匣,我不断地把带着咸味的泪水咽下。所有在场的人,眼睛里都含满了泪花。 这是我四十年来在相机快门下遇到的最感人的一幕,因为一位医生改变了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的命运……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呼和浩特申报的中医正骨疗法(三空李氏正骨)被列入其中。至此,呼和浩特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7项,三空李氏正骨也是呼和浩特唯一的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项目。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遗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呼和浩特加大了非遗项目重视和保护,特别是开展非遗资源的普查与登记工程,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中医正骨疗法(三空李氏正骨)于2019年开始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今年六月申报获得成功。 此次三空李氏正骨代表性项目申报成功,是内蒙古呼和浩特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可喜成果。它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科学创新和发扬光大,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传统历史文化非常重视,这次申遗项目的成功,对促进中华传统中医悠久历史文化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中医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医药事业的瑰宝。 微摄(丁宽亮 摄影)